近日,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《河北省绿色发展报告2024》白皮书,河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协会参与编制。
2024年,河北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《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》,在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和行动,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迈出了重大步伐。
白皮书系统梳理总结了2024年河北省绿色发展的工作与成果,全面展现河北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河北场景,呈现了燕赵大地以“绿”为底、向“新”而行的绿色发展画卷。
一、能源转型跑出“加速度”,清洁低碳体系筑牢根基
《报告》显示,河北省聚焦新型能源强省建设,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跨越式突破。截至2024年底,全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2966万千瓦,同比增加44.6%;可再生能源累计并网装机12306万千瓦(全省电力总装机17644万千瓦,其中风光装机8557万千瓦全国第二),占电力总装机比重69.7%;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530.9亿千瓦时,同比增加12.9%,占全省总发电量的39.6%。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动能。
二、生态治理取得“标志性”成果,美丽河北底色更浓
从白洋淀“荷塘苇海、鸟类天堂”的盛景重现,到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,《报告》用鲜活案例勾勒出生态河北的生动实践。2024年,全省PM2.5平均浓度降至37.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2.3%。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,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.1%(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),滹沱河(石家庄市段)入选全国美丽河湖。完成营造林638万亩,修复治理退化草原113万亩。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修复治理,完成岸线修复18.51千米、滨海湿地修复1048.12公顷、南大港湿地修复3200公顷。全省生态质量指数提升至58.01(二类生态质量),白洋淀野生鸟类增至292种,野生鱼类恢复至48种。燕赵大地逐步展现“蓝绿交织、清新明亮、水城共融”的生态画卷,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生态基底。
三、产业升级焕发“新活力”,绿色制造全国领跑
作为钢铁大省,河北省以环保绩效创A为抓手,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蝶变。截至2024年底,全省55家在产钢铁企业全部达到环保绩效A级,数量居全国第一。新兴产业加速崛起,大力发展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生物医药等绿色新兴产业,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.2%,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绿色化工等产业增速领跑。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成效显著,全省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及新能源出租车占比分别达到99%、81%,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共143.92万辆,同比增长78.01%,新能源重型货车保有量超2.8万辆,位居全国首位。为行业低碳发展提供“河北样本”。
四、开展绿色生活创建,引领生态文明新风尚
全省积极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,城镇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超低能耗标准,累计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超1200万平方米,规模稳居全国首位。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99.97%,装配式建筑占比提升至37.5%,融合屋顶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技术,推动建筑从“耗能型”向“产能型”转变。在全国率先建立京津冀区域碳普惠协同机制,“碳惠燕赵”平台上线运行,以碳积分激励引导公众选择公交、地铁等绿色出行方式。绿色消费政策体系持续完善,政府绿色采购范围进一步扩大,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并加速资源化利用,节水、节能等价格引导机制广泛落地,全社会绿色生活理念逐步转化为自觉行动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《河北省绿色发展报告2024》的发布,既是对过去一年绿色发展成果的全面总结,更是向全社会作出的绿色发展庄严承诺。河北将以此次白皮书发布为契机,持续厚植生态优势,以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以更实举措推动绿色低碳转型,为建设经济强省、美丽河北,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北场景的绿色篇章而不懈奋斗!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