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所在位置: 主页 > 新闻资讯

绿色金融为农村能源转型增底气

发布时间:2022-08-26 14:42|栏目: 新闻资讯 |浏览次数:

“农村能源清洁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实践,是全面实施乡村战略的重要动力,也是美丽乡村、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。绿色金融是促进农村能源转型的关键。从2021年开始,我国监管部门出台了支持农村能源建设的金融工具,商业银行给符合碳减排项目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,且贷款审批时间短,可以申请延期,助力可再生能源项目快速落地。

“农村能源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。从现阶段来讲,在众多的融资模式中,绿色金融是促进农村能源转型的关键。”近日,中诚信绿色金融首席专家、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徐洪峰在2022年首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上表示。

在业内人士看来,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我国农村能源转型的有力支撑。随着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工作以及风电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的推进,我国农村能源市场迎来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新机遇。在此背景下,新型金融支持工具将为农村能源转型提供有力支撑。

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

徐洪峰指出,绿色金融是在全球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。“全球平均气温增长,可能会导致高温、干旱、冰雹、飓风、海平面上升、洪涝灾害等极端风险,从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,企业财务表现不佳并产生一定金融风险。”

为此,世界各国纷纷出台转型政策,绿色金融应运而生,并逐渐成为投资绿色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,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而在农村地区,支撑能源生产、消费和结构转型是绿色金融的重要作用之一。

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国平指出,农村能源清洁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实践,是全面实施乡村战略的重要动力,也是美丽乡村、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。

据了解,我国农村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,因地制宜开发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资源,不仅可以解决当地能源使用类型多为化石能源的问题,还可以通过配套储能或余电上网的形式保障绿电消纳,节约配电网配置。

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认为,要高度重视农村能源转型发展,充分开发农村能源转型潜力,让农村能源在保障能源自给自足中发挥重要作用。“这需要创新产业思维,将农村自然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农村能源产业优势,加快建立农村能源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决策机制,投融资机制,商业运行机制,金融普惠机制和用地资金支持等政策体系。”

拓宽农村新能源融资途径

自从我国推出绿色金融后,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迅速。以光伏为例,2013年以来,全国21家主要银行对于光伏项目的绿色信贷余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。同时,国内光伏制造产业所发行的绿色债券整体规模也快速增长。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在农村兴起,绿色金融的服务范围也逐渐拓展至农村可再生能源市场。

“从去年开始,监管部门就出台了支持农村能源建设的金融工具,比如碳减排支持工具。目前,商业银行给符合碳减排项目的贷款利率相对较低,农村能源项目可利用这一优惠减少融资成本,且贷款审批时间短,可以申请延期,优势明显。同时,在光伏整县推进以及风电‘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’等政策的推动下,农村可再生能源项目正快速落地,企业联合银行推出了针对光伏和风电项目的贷款。”徐洪峰说。

比如,为了支撑浙江省山区26县参与光伏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试点,浙商银行和光伏企业正泰集团合作,推出了光伏贷产品,缓解农户因一次性购买安装光伏组件等费用支出较大的压力,拓展了农村光伏市场的融资途径。天合光能、隆基绿能等新能源公司也纷纷推出光伏贷款产品,借此加码开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市场。

农村投资规模将持续高速增长

据了解,支持工具方面,除了贷款以外,绿色债券、碳中和债等也都是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落地的重要途径。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项目融资途径的持续丰富离不开政策的支持。2021年底,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》指出,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,促进农业固碳增效。

今年3月,中国人民银行印发《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》,强调拓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融资渠道。丰富“三农”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,积极满足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、秸秆综合利用、国土绿化等领域融资需求。积极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地区风力发电、太阳能和光伏等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支持。多地方政府也多措并举,助力农村能源转型。以福建为例,福建银保监局制定《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全力满足重点领域绿色金融需求,支持绿色农业发展。同时,要求绿色融资余额整体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。

券商认为,在政策引导下,资本市场对于农业农村的投资将持续增长。西南证券指出,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倾斜力度,专项债年发行规模持续增加,涉农贷款规模持续高增长,预计短期内农业农村投资规模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。

来源:中国能源报


Copyright © 2020-2022 河北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协会 版权所有
电话:15031178853 地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友谊南大街 备案号:冀ICP备2022013871号